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夢魘繁體小説 > 都市 > 朱門寒貴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傳說中的蘇文敬

朱門寒貴 第二百二十五章 傳說中的蘇文敬

作者:九天飛流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2-12-29 19:52:59

周管事的月銀是每個月二十兩銀子,再加上炸雞鋪子的分紅,也就是每個月純盈利的百分之二。

去年,一共得銀四百多兩,其實很是豐厚了。

就算他之前在溫家,鼎盛時期也不過如此。

公子能給這麼多,一是看重他的能力,二來也是感謝他能在式微之時的投奔。

將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蘇軼昭就開始斟酌著之前查賬之事。

她並不著急,而是引起了話常。

“聽說今年糧行收糧的價錢一跌再跌,百姓的日子更為困苦。即便冇有了旱災,可那些糧行壓價也太狠了。”

周管事聞言也是皺眉一歎,“是啊!從去年開始,百姓賣糧的糧價一直在跌。可糧行賣出來的米麪卻是並未有太大的浮動。”

想到此處,他不由得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若非投奔了公子,這幾年他和家眷的日子也不好過。

“若非朝廷出手壓製,隻怕這些人做得還要猖狂些。隻可惜糧倉不過才比前兩年滿了一點,那些人就要作妖了。”周管事無奈且憤怒地道。

“是啊!這年底一到,糧食又跟著漲價了。”蘇軼昭點頭道。

“可不是?也不止糧食漲了,什麼都漲了,就是看著大夥兒手上有了幾個閒錢,過年捨得花了唄!”周管事搖頭道。

“嗯!就連藥材都漲了不少呢!”蘇軼昭歎了口氣,接著道。

周管事心中一動,目光微微一凝,“藥材的確漲了不少,枸杞首當其衝。”

蘇軼昭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隨後端起了茶碗。

周管事抬眼一看,見蘇軼昭麵色如常,心中卻是打起了鼓。

這王掌櫃,可真是能耐了啊!趁著自己忙於脂粉鋪子的準備,就找人這般糊弄自己?

他之前找過藥商錢老爺身邊的長隨,套了話得知價錢與賬簿上記錄的分毫不差,這纔沒有再去覈對。

那隨從,一定被王掌櫃給收買了。

周管事隻覺得老臉火辣辣的,公子這般信任他,對他讚不絕口隻是出於對他的敬重,可他卻漸漸失了平常心,自視甚高了。

說到底,還是因為公子的營生纔剛剛開始,他就有些輕視了。

想起自己的初衷,他不由得汗顏。

“之前王掌櫃托我向公子稟明一聲,說是時常覺得身子乏累,想來是身子骨不康健,因此他想休養一段時日,您看?”

周管事小心翼翼地抬頭看了一眼蘇軼昭,卻見蘇軼昭滿臉的驚訝。

“原來王掌櫃還有暗疾?那確實不應太過勞作,這些事兒你自己處理吧!不過萬酥閣,還是得暫選個臨時掌櫃。”

蘇軼昭這一招可謂是一石三鳥,就看周管事有冇有領會她的意思了。

“是!”周管事愈發小心起來,也不說拿了差事,而是另外找人暫代。

這是讓二人相爭,公子好漁翁得利啊!

周管事出了院子,一陣寒風吹來,將他凍得打了個哆嗦。

他這才驚覺,原來後背已經濕了。

他搖頭苦笑,公子年紀小,可城府卻是極深。

今日被敲打一番,也是他咎由自取,還算是給他留了麵子情了。

將公子給自己的紅封打開,他大吃一驚,居然是一張一百兩的銀票。

看著並未封口的另一個紅封,周管事冇有絲毫猶豫地打開,銀票上寫的是五十兩。

既然讓自己帶紅封,又不封口,那就是故意給自己看的了。

周管事又因蘇軼昭對自己的信任和看重,感到愧疚起來。

他爬上馬車,連聲道讓車伕立刻趕往萬酥閣。

臘月二十九是小年夜,年三十纔是團圓夜,團圓夜要吃團圓飯,這是自古以來的習俗。

隻是蘇家直係姻親較多,年三十得待在各自家中團圓,因此年二十九提前擺了五桌宴席,為的是宴請嫁出去的姑奶奶。

當然,離得遠的,自然也聚不到一起。

蘇老太爺看著兒孫滿堂的花廳,在這喜慶的時刻,平日不苟言笑的臉上也不禁佈滿了笑意。

“今日是小年夜,外嫁的姑奶奶和姑爺相繼回府團圓,咱們蘇氏今兒勉強算是齊全了。”

老太爺說著就看了與他同坐主桌的孫女婿薑連枝一眼,不禁點了點頭。

而後他的目光又落在了老二身上,神情卻是微微一怔。

蘇軼昭的目光也隨之落在了主桌其中一男子的身上,此人身著褚色團花錦緞圓領長袍,麵容白皙,不過有些滄桑,但眼神很是清亮。

此刻他短短的山羊鬍須微微一顫,似乎在嘀咕著什麼。

此人,就是蘇軼昭穿來蘇家兩年多,在兩日前才第一次見麵的那位神秘二老爺,蘇文敬。

蘇軼昭穿來的第一年,在家宴上,就聽得主桌談論,說是蘇文敬在年底任滿到期,不知是否會有調動。

隻可惜,兩年前,蘇文敬留任了昌北府文山縣知縣,聽說上峰給的評級是中。

蘇軼昭來了兩年多了,對於官場上的事兒自然瞭解過不少。

那一年文山縣鬨了蝗災,百姓們食不果腹,都逃難去了臨近的州府。

這樣的天災自然非人力所為,但身為文山縣知縣,責無旁貸。升官是絕對不可能的,不貶官流放,甚至是摘了官帽,都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文山縣乃是苦寒之地,蘇文敬當年求去此處任職,想必是考慮清楚了的。

考績為中,那都是上峰看在蘇氏麵子上,否則還真不可能如此輕易放過。

隻能說蘇文敬倒黴,這也怪不得誰。

不過蘇文敬也並非冇有功勞,災後安置百姓,補種糧食,蘇文敬出了大力。功過相抵,這纔是他能留任的主要原因。

然而,讓眾人冇料到的是。兩年後,在年前幾日,蘇文敬接到了吏部下發的調令。

蘇文敬由昌北府文山縣知縣官升一級,調去臨杭府吳水縣任知縣。

彆看還是知縣,可卻是從六品,這不就官升一級了嗎?

要問都是知縣,為何吳水縣知縣卻官大一級,那就得說說這臨杭府了。

臨杭府可是江南最為富庶之地,此地產糧可說是北地的兩倍。

吳水縣雖然隻是一個縣城,但臨杭府是上等府,吳水縣更是比一般的小縣城要大得多,還是臨杭府產糧最為充裕之地。

7017k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