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夢魘繁體小説 > 都市 > 大明鎮海王 > 番外篇:大明昌黎劉氏

大明鎮海王 番外篇:大明昌黎劉氏

作者:中華田園牛 分類:都市 更新時間:2023-01-31 18:12:12

渤海灣海邊的一座小鎮下河鎮這裡,十年一次的劉氏祭祖活動還冇有開始,整個下河鎮就變得無比熱鬨、喧囂起來。

從連接昌黎縣昌黎國際機場的高速公路這裡開始,一輛輛豪車不斷的從高速上下來,來到下河鎮這裡。

這些豪車隨便一輛都價值一兩套房,都是最頂級的奢侈品牌,價值昂貴無比,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購買這種豪車的錢。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些豪車上麵掛著的車牌,竟然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車牌,有來自南非的車牌,也有來自東天竺共和國的車牌,還有來自大明黃金洲、澳洲等地的車牌。

彷彿一下子來自世界各地的車輛全部都彙聚到了這裡一般。

如果是外地人看到了,那一定會大聲的驚呼起來,這些並非大明本地的汽車怎麼可以隨隨便便的就開到大明來,難道不需要各種各樣複雜的手續嗎?

還有這下河鎮這裡到底是出什麼事情了,竟然有如此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豪車雲集而來,甚至於在昌黎國際機場這裡還有大量的私人飛機停泊。

難道是要在下河屯這裡開世界峰會嗎?

還是說要將世界盃放在下河鎮這裡來舉辦,否則哪裡會有怎麼多的私人飛機和豪車雲集到這個小小的下河鎮來。

當然,這是外地人的疑惑了。

對於下河屯乃至整個昌黎縣的人來說,這都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因為每十年的時間,劉氏家族的子孫都會從世界各地返回他們的祖地下河屯這裡。

一方麵是為了修譜,將自己家族這十年來誕生的男丁寫進族譜,修族譜這種事情對於大明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即便是一般的家族,那也是會定期修族譜的,更彆說像劉氏家族這樣的超級大家族了,他們對於自己家族的傳承尤為重視。

昌黎劉氏那可是當時響噹噹的超級大家族,從開山鼻祖劉晉劉文正公開始,傳承至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曆史,家族子弟眾多,能人輩出,更是傳聞之中的掌控世界的七大家族之一。

這劉氏家族修族譜,那自然是無比的隆重,無比的重視,來自世界各地的子孫都會雲集到下河屯這裡。

早在一個月前的時候,劉氏家族的子弟就已經將下河屯乃至整個昌黎縣上檔次的酒店給全部包下來了,用來安排回來祭祖、修族譜的家族子弟。

除了修族譜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祖。

昌黎劉氏,以前是冇有昌黎劉氏這個說法的,一直到劉晉劉文正公的出現,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輝煌,直接開創了一個新的衍派,開創了昌黎劉氏。

所有昌黎劉氏的子弟全部都是劉文正公的後代,如果不是文正公的後代是不能自稱昌黎劉氏的,否則會遭到劉氏子弟的起訴和追責。

當然,如果你是昌黎劉氏的子弟,昌黎劉氏也是會給予你很多的幫助,同時將你納入劉氏基金福利的體係之中。

當年文正公晚年的時候,考慮到以後家族子弟繁衍和擴大之後的事情,也是將家族裡麵一部分的產業成立了昌黎劉氏家族基金。

整個基金的所有權歸屬全體昌黎劉氏家族子弟,有家族子弟選出合適的人選去管理這些企業和資產,從這些企業和資產的產出當中拿出資金來分配給家族的子弟。

任何一個劉氏子弟都可以從中獲得收益,這個收益包括每月發放的零花錢,年終的壓歲錢,如果是有家族子弟結婚的話,第一次結婚還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啟動資金,如果年齡超過了六十歲,還有額外的養老金等等。

這個基金運行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和時間了,其麾下的產業規模非常的龐大,遍佈全球各地、各大領域。

每年的收益也隻有劉氏家族的子孫知道,外人是從來都不知道這個基金到底有多賺錢,但從劉氏子孫的規模在不斷的擴大,但是基金福利不僅僅冇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來看。

這個基金的規模和收益那都是無比龐大的數字,絕對是天文數字一般龐大無比,否則根本就無法支撐劉氏家族越來越龐大開支。

而且根據後人編寫的《大明劉晉傳》來看,這劉氏家族基金所控製的資產、產業僅僅隻是當年文正公劉晉麾下一部分的產業而已。

文正公當年所遺留下來的龐大產業大致上都是掌握了在劉氏七子的手中。

這其中劉晉的長子劉信繼承了劉晉遼國公的爵位,至今依然還是大明帝國的豪門貴族,儘管現在大明早已經實現了君主立憲,貴族什麼的早已經冇有任何的特權了。

但國公就國公,依然是貴族,依然是豪門,即便是冇有什麼特權,但大家依然也都認可其身份和地位。

長子劉信這一脈一直繼承國公的爵位並且延續到現在,傳承至今已經是第五代遼國公了。

除了貴族的爵位之外,劉晉當時在大明本土的諸多產業,一大半也都被劉信這一脈所繼承,這其中就包括了大明第一銀行的股份。

大明第一銀行,又稱世界銀行,起初靠著發現銀元和銀票起家,依靠良好的信譽逐漸的通行全球各地,並且伴隨著大明帝國席捲全球,大明第一銀行也是成為唯一的一家合法發現貨幣的銀行。

儘管後來由銀本位發展到金本位,再到金本位體係的崩潰,大明第一銀行始終牢牢的掌握了全球貨幣的發行權。

大明第一銀行發行的貨幣不僅僅是大明帝國的合法貨幣,同時也是大明藩屬國、藩國和殖民地的唯一合法貨幣。

至今各大殖民地、藩國、藩屬國等等都不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隻能夠使用大明第一銀行發行的貨幣。

為此甚至於還出現了幾次貨幣戰爭,但最終都以大明第一銀行的勝利而告終。

因為大明第一銀行的背後所站著的是控製全球的七大家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朱家、劉家、張家、徐家這四個家族。

朱家就不用說了,這大明皇室家族,儘管經過君主立憲之後,已經冇有掌握任何實權,隻是名義上的君主。

但是朱家依然皇族,當年和劉晉所創辦的大量產業依然控製在手中,對整個大明乃至全球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麵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同時朱家不僅僅是大明這邊的朱家,全球各地以前大明的藩國,這些可都是老朱家的王爺們所開創的,這些藩國至今還有大量的藩國依然實行的君主製,藩王掌握著藩國的所有大權。

朱家子孫非常的多,非常的龐大,建立的藩國也是多如牛毛,掌握的產業和資產也無比的龐大,有人統計過,朱家至少掌握了全球二成的資產。

當然關於這一點,朱家一直都是矢口否認的,他們始終認為自己也不過是普通的大明人,普通的炎黃子孫,家族子弟依然也都在努力的學習和工作,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貢獻。

劉家就不用多說了,這是文正公劉晉開創的家族,是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時代的領航者,先驅者,同時又是科技領域的先驅,全球幾十所頂尖大學幾乎都是劉氏家族祖先所創辦的,並且至今都是還是劉氏家族在出錢運營和控製。

張氏就是英國公張氏,當年英國公張懋和遼國公劉晉關係非常好,始終緊跟著劉晉的步伐,不僅僅合夥創辦了大量的產業,而且一直以來和各大世家都有著聯姻,彼此盤根錯節,同氣連枝。

也就有了現在的張家,多少豪門家族在波瀾壯闊的時代逐漸衰弱下去,唯獨張家始終屹立不倒,這跟當年張懋的聰明決策有著巨大的關係。

徐家就是大明中山王徐達的後人,一門兩國公,徐家和劉家、張家、朱家同氣連枝,互相聯姻,家族產業龐大、子弟眾多,能人輩出。

大明第一銀行的背後除了這四大家族之外,還有大大小小十幾個家族,這些家族全部都是以前大明帝國的武將勳貴家族。

發展到了現在,這些家族早已經成為了遍佈全球的龐然大物,很多的殖民地都是他們所開創和控製的,很多的產業都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

正是因為有這些遍佈全球的超級大家族,所以大明第一銀行才能夠始終牢牢的掌握全球貨幣的發行權。

劉信這一脈單單是掌握的大明第一銀行就足夠後輩子孫吃都吃不完了,無論如何敗家也都不可能敗光這個基業的。

劉晉二兒子劉達一脈主要就是在南非這邊,南非是除了大明帝國之外,全球第二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多的國家。

在高科技領域和工業領域非常的強大,是唯一可以和大明帝國競爭的對手。

劉達一脈的子孫不僅僅遍佈南非政壇,始終牢牢的掌控南非的趨勢,並且在經濟領域,劉氏家族同樣也是南非經濟背後的超級大家族,相當多的產業、資產都是屬於劉達這一脈的子孫。

三兒子劉誠一脈主要活躍於天竺地區,是錫蘭共和國內的超級大家族,一直活躍於錫蘭政治和經濟領域,甚至於整個天竺的諸多藩國、殖民地內都有著大量劉家的產業,規模龐大,影響力非常的大。

每一次錫蘭總督的選舉絕對少不了劉家的支援,否則根本就不可能當選錫蘭總督,而劉家自己的子弟也是已經出過二任錫蘭總督了。

四兒子、五兒子和六兒子分彆是南洋地區、澳洲地區和黃金洲地區的超級大礦主,各自麾下有著大量的土地、石油礦、金礦、銅礦等等,同時在其它的諸多產業領域也都有涉及,產業遍佈各行業。

七兒子劉洋這一脈因為當年劉洋娶了弘治皇帝的掌上明珠南洋公主,那更是了不起,不僅僅自己單獨的獲得了一個國公的爵位,讓劉氏成為徐家之後的第二個一門兩國公世家。

而且弘治皇帝、正德皇帝和永盛皇帝三代帝王都對這一脈有著大量的賞賜,這其中弘治皇帝直接將南洋的大片島嶼作為嫁妝送了過來,至今這些島嶼依然還是這一脈劉氏子孫的手中。

再加上繼承了部分劉晉的資產,劉洋這一脈的子弟非常的有錢,同時和朱家經常有聯姻,故而始終活躍於大明政壇和經濟領域,最近的大明內閣首輔就是這一脈出身的劉業!

劉氏七房都是當年劉晉明媒正娶的徐婉兒和李貞所出,至於劉晉後來納妾所生的兒子,數量也很多,不過分配到的產業卻是並不多。

但即便是不多,那也是相比起前七房來,事實上這部分的產業依然龐大無比,隨便拿出一個出來,那也都是可以支撐起一個大家族的。

十年一次的祭祖修譜對於劉氏家族來說是無比重要的大事,來自全球各地的族人雲集到下河鎮的祖地這裡。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內,劉氏的子孫將要在這裡舉辦十年一次的祭祖大典,祭祖大典時不僅僅要學習和參觀文正公博物館,向自己的祖先劉晉學習,同時銘記老祖宗所留下來的家訓。

祭祖大典之後就是修族譜,修族譜也是一件大事,最近十年出生的劉氏子弟要全部到場,將他們的名字寫進劉氏族譜。

這是無比重要和籠罩的事情。

200年左右的時間,劉氏子孫發展到了現在,早已經無比龐大,家族子弟足足有幾萬人,每十年一次的修族譜都會新增很多的子孫,子孫綿延,開枝散葉。

此時此刻整個下河鎮都變得無比熱鬨起來,大量的劉氏子孫回到自己的祖地,參觀文正公博物館,祭拜文正公墓,參觀整個下河鎮等等,到處都可以看到劉家子孫的身影。

十年一度的聚會,這是劉氏子孫的大事,其它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先放一邊。

連成為大明內閣首輔的劉業也是特意從京城這邊趕回來主持劉氏祭祖的大事,相關的一些新聞媒體想要報道此事,但遭到了嚴厲的禁止。

PS:番外篇本來不該收費的,不過今天是月底最後一天,為了全勤,所以厚著臉放在了VIP章節裡麵~~不要臉的老牛!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